Dec 26, 2008

iPhone 和 gPhone 之比较 —— Android 恐怕将战胜 iPhone

(这是2008年3月11日,我在我的msn space上发表的一篇技术评论。转载到此,以便备份。同时改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些内容。)

最近有两种全新的手机非常火爆 —— Apple 的 iPhone 和 Google 的 Android。确切的说,Google Android 不是手机,而只是一套手机用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Middleware,应用软件和 SDK),这些软件可以被成百上千的手机开发商们用来打造成百上千种的 Google phones。而 iPhone 从软件到硬件都是 Apple 一家独立研发的。

我基本属于 iPhone 在中国的第一批用户(从美国出差带回来破解),被 iPhone 革命性的设计深深折服。现在基本每天都用 iPhone 看小说、看pdf论文、上网、游戏、照相、短信聊天、看电影、听音乐。最近(2008年2月底)又试了试 Android SDK。因为 Google 不是专业作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所以 Android 的开发机不如 iPhone 那么好用。从这个角度看来,目前 Android 和 iPhone 似乎尚无可比性。

但是作为一个工程师,在最近给 iPhone 和 Android 写程序的尝试中,我感觉这两套技术走的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子 —— Google Andoid = 开放自由 / Apple iPhone 闭关磨练 —— 以下更细致的比较,让我对 Android 更有信心。

(一) 操作系统

iPhone 上运行的是 Mac OS X,这个操作系统也运行在 Apple 的各类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这个操作系统是基于 BSD 开发的。Mac OS X的系统内核(Darwin)是“开源软件”(open source)。但实际上下载和编译都很困难,而且与 Mac OS X内核相关的中间件(middleware)等软件并不是 open source 的。更重要的是,“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开源”容许用户看到源码,但却不容许修改源码,所以并不能样形成一个开放的包括世界各地程序员的开发者群体。所以Mac OS X 的开发是牢牢掌握在 Apple 一家手里的。Steve Jobs 似乎是想通过这招来打造他唯一的“最好”。

在 Android 上运行的是 Linux 2.6(参见 Android Official Page),这个操作系统是毋庸置疑的被最广泛使用的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之一;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的安装量仅次于 Microsoft Windows;是服务器和巨型机上的霸主。作为“自由软件”,世界各地的用户不仅可以拥有源码,而且可以任意修改源码并且重新发布。因此,用户中的程序员们行程了一个世界性的开发者群体;他们和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的程序员们合作打造的 GNU/Linux 支持了目前整个 free software文化。因而也拥有了包括无数公司和个人的最大的专业开发者群体,拥有了最大数量的应用软件。因为人人都可以方便的下载、使用和修改这些 自由软件,所以那些成功的软件通常确实是因为吸引用户,而不是因为某家大公司的支持和商业操办。

(二) 开发工具和SDK

除了操作系统,另一个程序员很注意的环节是开发工具。支持 iPhone 开发的主流开发工具是 Apple 的 XCode 套件,这是在 Mac OS X 上工作的工程师们普遍使用的开发工具。这个软件是可以免费下载的,只要你注册加入 Apple Developmer Group。只要你不选择其他需要付费的项目,这个注册是不收费的。

Android 的开发工具的可选项太多了 —— 在 Linux下工作的程序员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他们日常熟悉的工具为 Android 些程序,比如 Eclipse, Emacs, InteliJ 等等。

虽然 iPhone 和 Andoid 的开发工具都是免费的,但是它们的 SDK 并不都免费。 Android SDK 是免费的。但是 iPhone SDK 很贵 —— 个人版本的US$99,企业版US$299。我用的是 iPhone 的 Unofficial SDK —— 这是 Apple 推出 iPhone SDK 之前,一些黑客们自己做的。可惜呀,这帮黑客的头目之一于去年9月被 Apple 挖走了,加入 Apple 作工程师去了。(消息出处很多,可以参加 iphoneatlas.com 的报道

(三)编程语言

接下来比较开发用的编程语言。Android 用的是 Java,这是目前和C++以及Python并列的用户群最大的语言。而 iPhone 和其他 Mac OS X 程序的主流开发语言是 Objective-C,这是一种出现于C和C++之间的过渡语言,目前基本没有人在用。至于为什么 Apple 会支持这种语言,这里面有个故事:

古时候(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为各种 Unix 工作站做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的。它们有一套当年赫赫有名的系统 NeXTSTEP。因为图形用户界面是一类典型的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系统,而 NeXT 率先使用当时最新的面向对象语言Objective-C 作为开发基础,所以 NeXT 一度红得发紫。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上世界90年代,Microsoft Windows + 高性能PC 战胜传统 Unix 工作站,NeXT不得不于1996年把 NeXTSTEP 移植到 Windows 上,叫做 OpenSTEP。但是这招也未能挽救 NeXTSTEP,因为 Microsoft Windows 有全套基于C 的开发工具,而使用 C++ 的程序员可以用 Borland 公司的 OWL 类库。而且后来Microsoft自己又推出了MFC 类库,战胜了Borland,以更强力的姿态支持 C++。至此 NeXTSTEP 算是丧失了工作站和PC两个市场,被惨淡变卖,几经转手,到了 Apple 手里。幸运的是,Apple 竟然看中 NeXTSTEP,将其改名换姓,叫做 Cocoa,成为了 Mac OS X 上的主打界面开发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 Mac OS X程序员,包括 iPhone 程序员,不得不继续使用老掉牙的 Objective-C 的原因。(关于这个故事的细节,请参见 ADC Document / Cocoa / A Bit of History

(四)三维图形

既 然提到了图形用户界面,恐怕就不能落下三维图形 技术。iPhone和Android既然都是同时代的产品,也都装备了目前为移动设备设计的三维图形计算用的芯片。但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使用图形芯片的方法不同——iPhone 程序员依赖 Mac OS X 特有的三维图形编程接口;而 Android 支持 OpenGL ES,这是目前各大计算巨头和移动电子产品巨头联合开发的一套标准软件接口,使得程序员们可以方便的调用移动设备上的三维图形运算处理器的功能。 OpenGL ES 1.x 是基于 OpenGL 1.5 开发的,而 OpenGL 1.5 是从远古的 SGI 图形工作站上一路演化过来的,大浪淘沙,久经考验,被曾经的和目前的所有主流计算平台支持(Linux, Windows, BeOS, BSD ...)。

iPhone已经上市一年多了(到2008年12月),但是尚无有影响力的三维图形应用软件。而2008年2月我试用Android的开发机的时候,就能跑著名的三维图形电子游戏 Quake了。而且开发机上运行的 Google Map 的地球,也是用 OpenGL ES 渲染的。三维图形技术还被用来作 Google Map 的全景图。(参加附图:依次是 运行三维全景图的 Android、运行 Google Earth 的 Android、和运行 Quake 的 Android)

(五)回忆

Apple 制造 个人电脑(PC)的最早的厂家之一,比 IBM 设计 PC/AT 和 PC/XT 要早。当时 Apple 退出的 Apple I 和 Apple II 个人电脑曾经风靡全世界,其中包括刚从文革中苏醒的中国。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买了一台当时中科院设计制造的 CEC-I(中华学习机),其实就是 Apple II 加上了一个汉卡,卡上有在没有硬盘的年代里用于存储汉字库的EPROM。(这个算不算技术侵权我就不知道了,就算算,我个人也是从中受益的)。Apple II 用的是6502处理器,现在用来控制空调和洗衣机,真是廉颇老矣。后来 Apple 开始基于 Motorola 的 680x0 CPU 推出 Macintosh 系列,这是和 IBM PC 并行发展的。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字典里查不到 Macintosh 的意思,后来一个同学问了我们中学(长沙雅礼中学)的一个外教,这小伙子当时是耶鲁大学的一个博士生,有一台 Macintosh。他告诉我们 Macintosh 是产于加州的一种大苹果——Steve Jobs到底还是没去种别的水果啊。

但是闭门造车的 Macintosh 终于没能干过开放式设计的 IBM PC 系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IBM PC系统的硬件体系设计规范是完全公开的,所以各个设计厂商都能独立开发各种扩展硬件。比如今天要给我們的电脑买个显卡,在中关村里可是有上百个品种的。而且开放体系下大家(体系的设计着,独立开发商,程序员和用户)是共赢的,所以开发者和用户的数量暴涨,而产品成本随之迅速下降。我上初中的时候,雅礼中学放弃了购买 Macintosh,而是从意大利进口了一批 MR40 —— 一种便宜的 IBM PC 兼容机。当年 IBM PC Compatible 的标志随处可见,就像今天的 Intel Inside 一样。

与此同时,Apple 的 Macintosh 操作系统也没能干过 Microsoft DOS/Windows,后者是在所有的 IBM PC Compatible 的机器上都能跑的,而前者只能在 Apple 一家的机器上跑。而且 Microsoft 学了IBM 的开放式风格 —— 直到今天 Windows Vista 的 SDK 也是免费下载的(想想 Apple 竟然还在对 iPhone SDK 收费 ~~~Steve哥真是个执着的人~~)

IBM后来想跟Microsoft学,搞 了个 OS/2想和 Windows 竞争。可是已经晚了——Microsoft 已经在开放的操作系统框架下拉拢了很多熟悉 DOS/Windows 的驱动程序开发者,并导致大量的硬件设备只有 Windows 版本的驱动程序,而不支持 OS/2。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兴冲冲的从湖南省电力厅的一个办公室,用好几十张5吋软盘拷贝了一个 OS/2,结果不能驱动我当时新买的声霸卡,而且在 486 上的启动速度太慢了,于是放弃转而使用 Microsoft Window NT (3.5?)。

目前为止,最开放式的系统莫过 于 GNU/Linux 和起上的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也就是被 Richard Stallman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的 founder)称为自由软件开发模式。这个东西真强大阿,已经无孔不入了,比 IBM PC 和 Microsoft Windows当年的发展更为迅猛。这篇博客就是用一台运行 Ubuntoo 的 Dell Precision 390 写的。Ubuntu 是一种 GNU/Linux distribution,它现在正驱动着 Nvidia Quadro GPU 和两台23吋显示器,这样我可以一边写博客,一边看我的机器学习算法输出的结果;而这个机器学习算法正并行的运行在 2500 台由 GNU/Linux 驱动的计算机上。

Steve Jobs 是个设计的天才,可是好像不愿意走大家共赢的道路。他又一次天才的挽救了Apple,但是似乎再次准备放弃开放式的道路。要是 Steve Jobs 怀孕要修产假去,Apple 可怎么办哟。。。。。

(六)闲话

虽然由于 Apple 和中国移动的扯皮,iPhone 尚未在中国上市,但是据说已经有十几万台流入了中国市场。尽管这些手机不能直接接入中国的移动网络,但是网上早已遍布破解iPhone的方法。我的 iPhone就是破解的。如果你不愿意自己尝试破解,也可以在中关村买到破解好了的 —— 8G存储器的iPhone大约 4800元。(此段内容写于2008年3月,不知现在破解版的iPhone多少钱。)

No comments: